首页 | 水务大会 | 中国水协 | 资讯 | 专题 | 商务 | 论坛 | 资料 | 专家 | 搜索 | 会员服务 | 会员中心  
  东莞市科菱净水科技有限公司
 
 
     首       页
   单位介绍
   新闻资讯
   供应信息
   应用案例
   采购信息
   招标信息
   招聘信息
   工程业绩
   联系信息
   评论信息
  联系方式
联系人:杨再胜
电 话:0769 22174882
传 真:0769 22173881
手 机:13318440200
邮 件:keling6688@qq.com
  最近来访
· 孙小姐
· 余聪
· 承德鹏程活性炭公司
· 吴生
· 雷翀
 
级别:普通会员    注册时间:2010-08-13     最后登录时间:2011-01-14 【收藏该企业】
 
 
由盛而衰 桶装水业面临生存危机
2010-08-13 10:23
由盛而衰 桶装水业面临生存危机
  今年,桶装水行业流行一个笑话:一个女大学毕业生开了个水店,不料人工成本大幅上涨,女大学生为了降低成本,获得“免费”劳动力,便嫁给了店里的送水工人。
  这个笑话,反映了人力成本上涨给桶装水行业带来的巨大压力。
  比如,送水工月工资,从最初的800元,上涨到目前2500元还招不到人。石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形成的一系列压力,对饮用水行业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考验。
  随着成本一年接一年的上涨,利润已经被挤压得所剩无几。近年来,桶装水行业一直扬言要涨价,但始终也没涨起来。今年,该行业连涨价都不提了,只能沉默应对。沉默来自于另一种压力———低价竞争。
  不是说利润已经很低了吗,那么这低价竞争又从何而来呢?
 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桶装水行业早已进入恶性竞争的阶段。目前的恶性竞争,或许孕育着整个行业的巨大危机。
  内忧外患,何去何从?
  十年间,一个行业由盛而衰
  回忆起12年前进入桶装水行业的情景,王先生不无感慨。
  1998年时,桥头镇只有两家桶装水门店,当时喝桶装水的人数几乎为零。王先生提出想要开一家桶装水门店,不少人都认为他疯了。
  王先生没在意别人的嘲笑,他觉得,健康、安全的饮用水,迟早会被市民所接受,因此,桶装水行业必有大发展。
  那时候,市场上的品牌水有两家,即益力和怡宝,这两个品牌水零售价就是每桶16元。罗浮山牌属于中档产品,价格为每桶12—13元。对于12年前的消费水平而言,十几元钱买一桶水,确实是一笔较为昂贵的支出,难怪有人说“卖水的是疯子”。
  王先生刚开店时,销量较小,一个月能有300桶的销量就算不错了。那时候,送水工的工资为每月800元。
  从2000年开始,市场出现明显变化:一些桶装水低价抢市,销售水的小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。
  到了2003年,桶装水行业发展到了“疯狂”的程度。王先生所在的区域,1998年有3家门店,2003年有了60家左右。导致这一市场火热的主要原因是巨大的市场需求。喝桶装水的人越来越多,生意越来越好。这时,许多小水厂应运而生,以低价水抢市。
  不少水店的工作人员自然也看到商机,在积累一定资源后,纷纷跳槽新开门店,大多以“夫妻店”的形式存在。
  这时候,桶装水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。然而,到2007年,市场终于盛极而衰了。市场饱和,直饮水慢慢出现,很多桶装水店的销量逐步下滑。到了今年,在各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,桶装水行业举步维艰。
  小店生存?+?
  雇人太贵,老公充当送水工
  阿怡的水店位于南城豪岗村附近,开了近10年了。每天早上8时,她的老公就开始了送水之旅。
  阿怡说:“没办法,人工成本太贵,只能自己送。”
  店开了这么多年,但钱却没赚多少,门面仍然不到6平方米,客户主要是附近城中村的居民。不断上涨的房租、人工等成本,让这个不起眼的小店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。
  往年,从4月份开始,天气就开始慢慢变热。但今年,老天却跟阿怡开了个大大的玩笑,到了6月份,还是不见天气大热,桶装水的销量自然也上不去。
  天公不作美,找个送水工人更是难上加难。阿怡说,现在1500元包吃住都没人肯来。往年,这个工资能吸引大把的人来做。现在完全不一样了,如果不包吃住,工资起码要2000多元一个月还不一定招得到合适的人。
  因此,从今年开始,为了节省人工成本,阿怡干脆不请工人,让丈夫充当送水工。昨天一天,阿怡的丈夫就送了一百多桶水,一直送到夜里10时。阿怡叹息道,这么热的天,老公非常辛苦,但为了让水店继续生存下去,也只有这样了。
  说话间,已经到了中午,阿怡的丈夫送了近30桶水,回来了。阿怡说,水送得再多,收入增加也不多。以每天上百桶的送水量算,除去成本,只剩下最基本的生活费用。
  江湖恶战?+?
  上万家门店,连锁店却很少
  在常平镇住宅小区常阳花园周围,约有7家饮水店,其中有个“全记饮水店”。这个店的老板娘李女士见证了常阳花园区域饮水行业的兴衰。她叹息道:“生意真的太难做了。”
  2004年,李女士两口子从湖北老乡手中接下这家饮水店,当时,这一带仅有两家水店。2006年,李女士兼并了两家饮水店,三店合一,销量不错,旺季每个月可以卖3000桶水,淡季也有1700桶左右,夫妇俩忙一年,可以存个五六万元。
  国际金融危机也影响到了李女士的饮水店:三个大的工厂客户不辞而别,不仅骗走了近万元货款,还带走了每个月数百桶销量。
  雪上加霜的是,喝水的人少了,店铺却多了,竞争越来越激烈。
  现在,饮水店的数量多到了什么程度?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,仅桥头镇现在就有水店百余家,这个数量与其他镇相比,算是中下水平,估计东莞至少有上万家桶装水门店。在数量庞大的水店中,门店数量超过10家的连锁企业,全市大概约3家,剩下的都是单体店。
  桥头华锋饮水连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,前几年该公司开了10家连锁店。现在,“能活下去就不错了,哪还敢谈扩张”。从2007年时起,门店数量就达到饱和。从那时起,稍大点的连锁水店根本就迈不出扩张步伐。不少企业认为,目前桶装水业早已过了良性的激烈竞争阶段,进入了恶性竞争时期。常平天天饮水公司拥有50多家连锁直营店和30多家加盟店,是东莞市桶装水销售行业的龙头。该公司的有关负责人朱景民说,现在的桶装水市场可谓价格混战,鱼龙混杂。
  他举例说,某知名品牌水终端售价至少每桶9元才有利润,但有的水店却只卖8元,低价倾销,可见桶装水市场竞争之惨烈。水店之所以敢低于成本价销售,在于厂家的让利返点。让利返点已经是行业的普遍行为。令人忧虑的是,有的厂家在让利之后,包括品牌水在内的不少桶装水频频出现质量问题。
  最近,市工商局经检支队一举端掉了位于黄江和常平的4个瓶装水造假窝点。
  业内人士表示,桶装水造假窝点很多,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。有些不法商贩更为恶劣,直接把山泉水或者自来水过滤一下,便装到水桶里出售。灌装成本为0.5元,但售价却与正装水相差不大。面对这样的“竞争”,正规企业哪儿能受得了?
  东莞市黄江宝山泉饮水厂总经理叶国兴说,黄江多山多水库,假水、劣水窝点比较集中,但都很隐蔽。几年前,他曾发现过一个,举报给相关部门后,这个窝点被端掉了。但现在究竟有多少假水、劣水窝点,谁也不知道。
  业内人士认为,若不及时整顿,桶装水行业将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,行业竞争会更加恶化,消费者的饮水安全也会很成问题。
  扭曲价格?+?
  成本不断上涨,售价一直不变
  除了市场混乱让业界忧虑之外,经营成本的高企也让企业愁眉不展。
  全记饮水店共有员工3人,李女士夫妇俩再加一个男性亲戚。身怀六甲的李女士现在不再送水,只负责看店做家务,丈夫刘双全和那个亲戚负责送水。为了提高效率,2006年,刘双全被迫买了一辆面包车取代摩托车当送水工具。根据一次送水量的多少,有时开车去,有时踏三轮车或自行车去。开车送水尽管更轻松,但汽车跑起来也不是免费的:一年各种税费约5000元,每个月还得烧油1500元。
  这几天赤日炎炎,但为了省油,刘双全送水绝不开空调。但这也造成成本上升:李女士每天清洗丈夫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时,不得不多加一些洗衣粉。
  用工成本的上升是另一重压力。今年来,随着东莞最低工资标准由770元/月调整到920元/月,常平镇的天天饮水公司每个送水工的月工资提高了150—200元。
  桥头镇华锋饮水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说,公司有张单子是永远不会变的,那就是招骋广告。去年,该门店送水工月工资是2200—2500元,今年上升了300元。王先生说,就算是给出了这么高的工资,还是很难招到人,所以,公司门口永远贴着招骋广告。
  为抵销用工成本的提高,占桶装水销售行业70%份额的个体水店老板往往亲自上阵当送水工。在旺季时,宁愿自己辛苦一些,也不多请送水工。
  成本高歌猛进是近年来桶装水行业的主旋律。
  宝山泉饮水厂1997年成立,是黄江镇最早的桶装水生产企业之一。讲起生意,总经理叶国兴罗列了一堆数据:6年前,水费为每立方米1200元,现在将近3000元。6年前,工人月薪800元,现在是1500元。6年前,电费每度6角多,现在是9角多。4年前,柴油每升2元多,现在是6元多。对门店来说,虽然成本一路飞涨,但零售价却基本没有变化。1998年,某种规格的桶装水售价为每桶16元,现在是16—18元之间。
  外部威胁?+?
  直饮水蚕食桶装水市场
  除了行业竞争和成本压力外,正在崛起的直饮水,给桶装水行业带来了另一种威胁。
  以往,桶装水的主要客户是公司、工厂以及学校等,这些单位一个月消费一两百桶水是常事。然而,对这些单位来说,每桶动辄一二十元的水也不便宜。
  近年来,净水设备的兴起,让桶装水市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不少工厂停止购买桶装水,直接买个净水器,过滤一下自来水,再烧开,供工人饮用。在一些小区,居民在净水机前排队打水,投入两三元钱,把满满一桶水抱回家。
  净水设备越来越多,对桶装水行业构成了最大的挑战。尽管正规桶装水的安全系数比净水设备生产的自来水要高,但后者价格却低廉得多。
  安吉饮水设备总汇是一家中等规模的水店,该店负责人皮女士说,今年以来,她的店销量同比下降了1000多桶,主要原因就是净水设备的影响。该店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是一个月卖八九千桶,现在旺季也仅三千多桶。
  直饮水走的是低价路线,暂时还没有对品牌桶装水造成威胁,但桶装水市场正在失去工厂等低价市场的份额。
  记者手记
  桶装水该涨价吗?
  刘慕华
  对于目前桶装水行业的危机,一个在东莞从业12年的业内人士这样描述桶装水行业的现状:“水已经淹到嗓子眼了。如果再不提价,绝对会淹死。”
  品牌桶装水的价格,已经连续12年毫无变化了。这简直是个奇迹———因为在大家的感觉中,现在似乎什么都在涨价。即便可以说,当年的桶装水行业存在暴利,现在,该行业的暴利早已消失,行业的生存也都成了问题。
  使桶装水行业面临危机的原因,不仅是成本压力,更大的压力来自于行业内的恶性竞争。从生产领域来看,东莞小型桶装水制造企业遍地都是,由于品牌力度不够,它们的产品只能以零售价每桶5元的价格出售。低价虽然抢到了一部分客户,但狭小的利润空间也给整个行业造成了“内伤”。
  再从流通领域来看,大街小巷里桶装水店已经多得无法统计,仅桥头镇就有不下100家店。但这些店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,全市有10家以上门店的连锁企业竟然不超过3家,这些连锁企业在几年前就不敢再扩张了。这么多单体店之间的竞争,其激烈程度不难想象。
  这种情况下,谁敢提价?提价意味着失去市场。正是这个因素的存在,使桶装水行业年年都喊涨价,但每年都不了了之。
  值得注意的是,因为利润空间遭受挤压,一些企业和水店动起了歪心思:用品牌桶装灌假水,或是在水桶的成本上打起了主意。近年来,各地查出的“黑水”、“黑桶”越来越多,这又给桶装水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。
  看来,要解决问题,恐怕还是得涨一点价,消费者对桶装水的涨价,应该持开明、理解的态度。毕竟,已经有那么多东西涨价了。何况,喝上安全放心的水,也是消费者的心愿。
  作者:苏仕日 (来源:南方日报)
  (责任编辑:郝艳
 
 
请先 登录,才能发表评论!  


 
·本公司其它新闻资讯
 
  暂无相关信息
 
版权所有:京ICP备12048982号-4    联系地址: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